【参考译文】
美籍华人的历史
华人已经在美国生活差不多200年了。事实上,在与美国大陆开始商业往来之前,华人就与夏威夷有生意往来。那时,夏威夷还不是美国的一部分,但美国投资者控制着夏威夷的资本。1788年,一艘轮船由广州开往夏威夷,上面大部分船员是华人。他们被人们看成是夏威夷的开拓者。据移民署称,1820年首位华人低达美国,1830年有8人,1850年780人。华人数量逐渐增加,到1870年达64199人。
[1]多年来,在美国人们普遍将美籍华人与餐馆、洗衣房联系起来。人们没有认识到,华人是因为在这个国家遭受偏见、歧视才沦落到这些行业的。
1849年加利福尼亚淘金热风靡时,首批华人抵达美国大陆。像大多数其他民族的人一样,华人原来也是来淘金的。在那片人烟稀少的土地上,人们在地上插上标记,圈出自己的地盘。然而,也许是因为华人与其他民族秉性不同,又或者是因为他们太耐心工作,有时他们会把看似不名一文的地盘变成一块赚钱的宝地。他们成了炉火中烧的竞争对手眼里的替罪羔羊,在很多事情上受到刁难。人们常常不让他们在拥有的地盘上淘金;有些地方甚至通过法规禁止他们占据地盘。因此华人开始另辟谋生之路。一些人开始为白人矿工洗衣服;还有一些人开起了小餐馆。([2]那时加利福尼亚几乎没有女人,华人填补了这一实际需求,干起了“女人活”。)也有些人去当了农场工人或渔夫。
[3]19世纪60年代初,更多华人抵达加利福尼亚。这次这些人是作为劳工输入,来建设首条横贯美国大陆的铁路。之所以需要他们这些人,只是因为这项工作太累、太危险,而且工作的地方太偏远,铁路公司根本找不到其他的劳工来干这个工作。与他们的前辈一样,这些华人几乎都是男性;也像前辈一样,他们遭遇了许多偏见。铁路修完后,这些输入的劳工返加加利福尼亚----几千人,都没有工作。这时人们对他们的敌意变得特别强烈。因为这一次数量大幅增加,这些华人比以前引人注目。他们处处与众不同:外表不同,包括脑门后本应剔掉的长“辫子”;穿着非西式的奇怪服装;语言不同([4]没几个人学习英语,因为他们都计划要返回中国);还有宗教信仰也不同。他们的庙堂里供奉着众多神像,所以人们鄙夷地称他们为“未开化的中国人”。
时世艰难的时候,人们怪他们接受低薪工作,抢走白人的饭碗,而这些白人自己也是新移民。几个城市爆发了反华骚乱,最终引发纵火、流血事件。人们不允许华人诉诸法律手段,也不允许其成为美国公民。加州人开始要求不再允许华人进入该州。1882年,加州人终于说服国会通过《排华法案》,该法案不再允许华人劳工移民美国。许多华人返回家乡,本世纪初华人数目骤减。[5]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中国成为美国的盟军后,排华法终止了;每年允许少数华人移民,华人也可以成为美国公民。1965年,在对移民法做了全面修改后,取缔了对亚洲移民的歧视,允许更多华人定居美国。
华人从一开始就与外界隔离,生活在自己独立的社区内。这些社区后来被称为“唐人街”。在每一个这样的社区内,居民组织一个非正式的政府来制订社区规则、解决争端。因为在外面找不到工作,许多人自己做起了生意-----主要是为自己社区的人服务。至于洗衣房和餐馆,有些很快开到了城市的其他区域,因为华人以外的人也仍然需要这样的服务。[6]现在,有些唐人街,特别是旧金山和纽约的唐人街,己成了生意兴隆、一片繁忙的社区,深深地吸引着游客和喜欢吃中国菜的人。
今天大部分美籍华人是早期矿工和铁路工人的后代。这些移民来自中国东南部广州的周边地区,都是没受过教育的农民。[7]那时来自相同地区、出身同样卑微家庭的年轻人移民到夏威夷后,生活过得好很多,主要是因为没有遭遇敌视。有些人与夏威夷本地人结婚,有些人将妻儿带过去。他们没有局限在唐人街里,许多人很快成为成功的商人,积极参加整个地区的事务。
即使是在美国生活几代后,美籍华人仍保留其古代文化的诸多方面。例如,他们的家庭关系还是坚不可摧(包括祖父母、叔伯、姑婶、堂兄弟和其他亲戚)。在需要的时候,家庭成员互相给予道义上的支持和实际的帮助。[8]孩子们从小就被灌输古代的价值观与看问题的方法,包括尊敬长者及对家庭的责任感。这可以解释为什么华人中少年犯罪很少。
对教育的推崇在中国文化中根深蒂固,人们也愿意努力打拼、出人头地。这些是华人另外一些特别令人瞩目的特点。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那么多没文化的劳工的子孙后代却可以成功地跻身医学、法律和其他专业领域。([9]许多杰出的美籍华人学者、科学家、艺术家都是新近来美国的,他们来自中国以前的上层阶级,代表的是上流文化传统。)
美籍华人只占美国人口中很少的一部分,人数不足50万,主要生活在加利福尼亚、纽约和夏威夷。近年来,随着美国人对少数族裔、种族差异态度的转变,长期以来倍受侮辱的华人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可。现在,他们许多不凡之处普遍受到人们的赞美,常常被当作值得仿效的榜样。[10]人们非常感谢他们为这片接纳了他们的土地所做出的贡献。
手机用户可扫码加入四六级交流群,网页用户可直接点击加入QQ群。